时间: 2025-04-30 00: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21:09
家声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家族的名声或声誉。它强调的是家族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中的评价和地位,包括家族成员的品德、成就和社会影响力。
在文学作品中,“家声”常常用来描述一个家族的历史和传统,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家族成员的行为和选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家声”来讨论某个家族在社区中的地位或者某个**如何影响家族的声誉。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研究者可能会分析不同家族的家声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
同义词:家族名誉、家族声望、家族地位 反义词:家族耻辱、家族污名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家族名誉”更侧重于正面评价,而“家族声望”可能更强调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指的是负面评价或不良影响。
“家声”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家”和“声”两个字组成,分别指代家族和声音或名声。在古代**,家族观念非常强烈,家族的声誉对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家声”这个词汇在历史上一直有其重要地位。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深厚,家族的声誉往往被视为比个人成就更重要。因此,“家声”在社会交往和家族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在现代社会,虽然个人主义有所上升,但家族声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提到“家声”,我联想到的是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它让人想到为了家族的荣誉而努力工作,同时也可能带来压力,因为一旦家族声誉受损,可能会影响到所有家族成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个家族因为某个成员的不当行为而家声受损,这让我深刻理解到每个家族成员的行为都会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声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家声”:
家声如古钟,悠扬传世长。 子孙承其志,荣耀永流芳。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家族祠堂,墙上挂着历代家族成员的画像,空气中弥漫着沉香的味道,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家族的深厚历史和家声的重要性。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family name”或“family honor”来表达,虽然具体的文化内涵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家族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
通过对“家声”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个人和家族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也让我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更准确地传达相关概念。
1.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