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9:17
家喻户晓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它形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著名,广为人知,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家喻户晓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文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著名,广为人知。
在**文化中,家喻户晓的成语常用来强调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影响力。例如,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都被认为是家喻户晓的,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广泛传播。
家喻户晓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正面的事物或人物相关联。它让人联想到普及、认可和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家喻户晓这个词汇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非常成功和知名的人物或品牌。例如,提到苹果公司,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它的产品,可以说它是家喻户晓的品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诗人的名字,家喻户晓。
家喻户晓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广袤的田野上,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透出的灯光,象征着知识和信息的普及。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ll-known”或“widely recognized”,但这些表达没有家喻户晓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普及到每个家庭的深层意义。
家喻户晓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某人或某事的知名度,还强调了这种知名度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
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唐文宗时期,御史中丞李孝本因他人事发受到株连被杀后,他的女儿被召进宫,右拾遗魏暮认为这样做有违人伦,就上书劝阻,皇帝接纳他的意见并放了李孝本的女儿,皇帝在诏书中辩解说:“收李女入宫是为王子打扫宫殿,这不是家喻户晓的事。”
1.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2.
【喻】
(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喻,告也。 、 《礼记·文王世子》-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 、 《史记》-[灌婴]乃留兵屯荥阳,使使喻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之变而诛之。
3.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户,半门曰户。 、 《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 《易·丰》-窥其户。 、 《仪礼·聘礼》-设于户西。 、 《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 、 晋·干宝《搜神记》-出户望南山。 、 、 明·魏禧《大铁椎传》-窗户皆闭。
【组词】
户下、 户牡、 户门、 户钥
4.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引证】
《说文》-晓,明也。 、 《淮南子·俶真》-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 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 、 《资治通鉴·唐纪》-晓当尽戮之。 、 唐·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 、 宋·柳永《雨霖铃》-晓风残月。
【组词】
破晓、 拂晓、 晓雾;晓舌、 晓暝、 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 晓天,晓色、 晓月,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