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2:48
壁观:字面意思是指在墙壁上观看,通常用来形容在特定位置或条件下观察事物,或者比喻对某事物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介入其中。
“壁观”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壁”和“观”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即在墙壁上观看。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这一用法,并扩展了其比喻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壁观”可能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有关,强调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也常用来描述在复杂情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壁观”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冷静和客观的,它让人联想到保持距离、不轻易介入的态度,有时也可能带有旁观者清的意味。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需要保持中立或不参与的情况下使用“壁观”这一词汇,如在家庭纠纷中选择不介入,保持壁观的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纷扰的世界里,我选择壁观,心如止水,静看风云变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墙之下,目光穿过墙上的缝隙,观察外面的世界。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冷静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钢琴曲,来增强“壁观”带来的冷静感。
在英语中,“壁观”可以对应“watch from the sidelines”或“observe neutrally”,表达类似的中立观察态度。
“壁观”这一词汇在表达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常见,也在专业领域中有所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在不同语境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1.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壁,垣也。 、 《风俗通》-壁亦土也。 、 张衡《思玄赋》-观壁垒于北落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 、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组词】
壁有耳、 壁中书、 壁观
2.
【观】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引证】
《尔雅·释宫》郭璞注:“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观谓之阙。 、 《礼记·礼运》-出游于观之上。 、 《后汉书·班固传·典引》-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
【组词】
观阙、 观魏
台榭。
【引证】
《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观,舟车不饰。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组词】
观台、 观榭、 观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