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3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30:19
火速:形容速度极快,如同火一样迅速。通常用于强调行动的迅速和紧迫性。
“火速”一词源于汉语,由“火”和“速”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比喻速度之快如同火势蔓延。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仍广泛应用。
在**文化中,“火”常与热情、迅速等概念相关联,因此“火速”在强调紧急和迅速的语境中非常常见。
“火速”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迫和急促,联想可能包括紧急情况、快速行动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接到紧急电话后,火速赶往医院,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火速”的实际意义。
诗歌: 火速的脚步,踏破夜的寂静, 星光下,我们奔向希望的彼岸。
视觉:想象一辆救护车在夜色中疾驰,红蓝灯光闪烁。 听觉:救护车的警笛声,急促而尖锐。
在英语中,“at breakneck speed”或“at lightning speed”可以对应“火速”,都强调速度极快。
“火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能够准确传达紧急和迅速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速】
(形声。从辵(chuò),束声。本义:速度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速,疾也。 、 《周礼·考工记·总目》-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