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0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02:16
词汇“枉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枉”通常指不正当、不合理的,而“夺”则意味着抢夺、夺取。结合起来,“枉夺”可能指的是不正当或不合理的夺取行为。
由于“枉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通常,“枉”和“夺”都是古汉语词汇,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义”和“正”,因此“枉夺”这样的词汇往往带有强烈的道德批判色彩。
由于“枉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相关的情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枉夺”用于描述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或个人道德困境,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复杂性。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道德或法律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枉夺”是一个带有强烈道德和法律色彩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和领域中,它能够准确地传达不正当夺取的含义。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
1.
【枉】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枉,邪曲也。 、 《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枉道速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枉用三尺。
【组词】
枉法营私、 枉矢、 枉径、 枉策、 枉路、 枉渚、 枉木、 枉直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