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2:29
“以酒浇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喝酒的方式来排解忧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遇到困难或心情不佳时,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或逃避现实。
“以酒浇愁”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情绪调节的一种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情绪状态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酒常常与情感表达和社交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以酒浇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情绪表达的一种宽容和理解。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既有对人们寻求慰藉的理解,也有对可能导致的负面后果的担忧。它让我联想到孤独、悲伤和无奈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朋友在失恋后选择以酒浇愁,虽然短期内似乎有所缓解,但长期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独酌以酒浇愁,月光下的影子,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象一个孤独的人坐在昏暗的房间里,手中拿着酒杯,眼神迷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的钢琴曲,增添一种忧郁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own one's sorrows”,意思是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以酒浇愁”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加意识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今日无意中遇上一位武功堪与自己相匹的英雄,偏又无缘结识,只得~。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
3.
【浇】
(形声。从水,尧声。本义:沃灌,灌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浇,沃也。 、 李贺《浩歌》-有酒唯浇赵州土。 、 欧阳修《洛阳风俗记》-浇花亦自有时。
【组词】
浇花、 浇溉、 浇沃
4.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