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29:33
词汇“以铢程镒”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度量衡制度,用来比喻做事或处理问题时非常精确、细致,甚至到了过分的地步。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以铢程镒”字面意思是按照铢(古代重量单位,极轻)来衡量镒(古代重量单位,较重),比喻在处理事情时过分计较细微之处,不放过任何小细节。
“以铢程镒”源自古代的度量衡制度,铢和镒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铢极轻,镒较重。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精确度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行为和性格。
在**传统文化中,精确和细致被视为重要的品质,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背景下,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强调了细致和精确,这些品质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值得赞赏的。然而,如果过度使用,也可能给人一种过于苛刻或不切实际的印象。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家精密仪器公司工作,那里的工程师们对产品的每一个部件都以铢程镒,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在诗歌中,可以将“以铢程镒”用来形容自然界的细致之美,如:
春风拂面,以铢程镒,
每一缕花香,每一丝温暖,
都在细腻中绽放,
在精确中流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精细工艺或自然界微妙细节的画面,如一片叶子的脉络、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细腻的旋律和精确的节奏。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找到,如英语中的“nitpick”(吹毛求疵)或“meticulous”(一丝不苟的)。
“以铢程镒”这个成语强调了精确和细致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个人品质、工作态度还是文化价值观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细节的关注和重视。
陈水南臬宪尝以南唐李昪宜继唐后,遂改马令《南唐书》为《唐馀纪传》,此犹萧常以《三国·蜀志》为《续后汉书》也。然昭烈世系甚明,犹觉以铢程镒……昪本安吉砦将潘某之子,昪姓实潘也……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铢】
(形声。从金,朱声。从“金”与货币有关。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儒行》-虽分国如锱铢。
3.
【程】
(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度量衡的总称。
【引证】
《礼记·月令》-按度程。 、 《荀子·致仕》-程者,物之准也。
4.
【镒】
(形声。从金,益声。本义: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同本义。
【引证】
《国语》-黄金四十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