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6:46
文绣:字面意思是指用彩色丝线在织物上绣出各种图案或文字的艺术。基本含义是指精美的刺绣工艺,常用于装饰衣物、家居用品等。
文绣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文”指文饰、装饰,“绣”指刺绣。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绣逐渐成为指代精美刺绣工艺的专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文绣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常用于宫廷服饰、家居装饰等,体现了古代贵族的审美追求和生活品味。
文绣给人以精致、高雅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匠人的精湛技艺。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工艺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曾参观过一次刺绣展览,那里的文绣作品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和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在诗歌中,可以将文绣融入到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中:
春风拂过柳枝间, 文绣般的花朵绽放。 细雨轻洒,如丝线穿梭, 绘出一片生机盎然。
文绣的视觉联想是细腻的丝线和精美的图案,而听觉联想可能是针线穿过织物的细微声响,或是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沉思与专注。
在不同文化中,刺绣工艺各有特色,如法国的蕾丝刺绣、印度的金线刺绣等,虽然名称和技法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工艺的精湛。
文绣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不仅体现了美的追求,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厚重。在现代社会,它仍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绣】
(形声。从糸,秀声。从“糸”(mì)与丝织有关。本义:刺绣) 同本义 。用彩色线在布帛上刺成花、鸟、图案等。
【引证】
《说文》。按考工记,以言画缋之事。则凡黹与画之五采备者,皆曰绣也。-绣,五采备也。 、 《书·益稷》。郑注:“刺者为绣。”按,谓针缕所紩者,其色备五采。紩者,黹字。郑以刺释黹,非以刺释绣也。-絺绣。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妾自绣腰襦。 、 、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灿若图绣。
【组词】
绣幌、 绣鹄、 绣鹄、 绣佛、 绣被
绣花的衣服。
【引证】
《史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之夜行,谁知之者?
【组词】
绣文、 绣衣、绣服、 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