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5:04
宸章(chén zhāng)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宸”和“章”。
结合起来,宸章通常指帝王的诏令、文告或重要的文献。
在古代,宸章代表了帝王的权威和法律效力,是传达国家意志的重要工具。在现代,宸章**更多地被用作历史研究的文献资料。
宸章给人以庄重、权威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帝王的威严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在历史学*中,我曾研究过一些古代的宸章,这些文献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宸章昭昭,历史长河中, 帝王之令,万民遵从。
宸章可以联想到古代宫殿的宏伟景象,以及宣读圣旨时的庄重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代君主或统治者的官方文件,如英文中的“decree”或“edict”。
宸章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政治制度,也提供了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
1.
【宸】
(形声。从宀(mián),辰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屋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宸,屋宇也。 、 《国语·越语》。注:“屋霤。”-而为敝邑宸宇。 、 张衡《西京赋》。注:“天地之交宇也。”-消雰埃于中宸。
【组词】
宸宇
2.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引证】
《说文》-章,乐竟为一章。 、 《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读乐章。 、 苏轼《前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组词】
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