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4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49:25
词汇“元理”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内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元理”可能指的是“基本的原理”或“最初的理论”。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哲学、数学或逻辑学中,它可能指代最根本的、不可再分解的理论或原则。
由于“元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元”(表示最初、最基本)和“理”(表示理论、原理)组合而成。
在特定的学术或理论探讨中,“元理”可能被用来强调理论的最基本和不可再分解的特性。
对于非专业人士,“元理”可能带来一种抽象和深奥的感觉,可能与哲学思考和理论探讨相关联。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专业,个人应用可能较少。在学术讨论或理论构建中,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中,元理如磐石般坚定。”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fundamental principle”或“axiom”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元理”是一个较为抽象和专业的词汇,主要用于学术和理论探讨中。对于语言学习和表达,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特定领域的知识。在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讨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