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5:14
词汇“厌事”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
“厌事”字面意思是指对事情感到厌烦或不感兴趣。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对某项工作、活动或责任感到厌倦,不愿意继续参与或处理。
“厌事”一词源于汉语,由“厌”和“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厌”有厌倦、不满的意思,而“事”指事情或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厌事”逐渐被用来描述对某项具体工作的厌倦感。
在现代社会,“厌事”反映了人们对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反应。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对日常工作产生厌事情绪。
“厌事”这个词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疲惫、无趣和想要逃避的情绪。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和效率。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对某项重复性工作感到厌事的情况,这种情绪促使我寻找新的挑战或改变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满意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厌事”来表达对日常生活的厌倦:
日复一日,重复的轨迹,
厌事的情绪悄然滋生。
寻找新的风景,新的呼吸,
逃离这无尽的循环。
“厌事”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灰暗的色调和单调的旋律,如同一首没有变化的曲调,或是画面中重复的图案。
在英语中,“厌事”可以对应“bored with work”或“fed up with tasks”。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工作的厌倦感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情绪是相通的。
“厌事”是一个描述人们情感状态的词汇,它揭示了人们对重复性和无趣工作的反应。了解和识别这种情绪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是重要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1.
【厌】
(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饱,满足 同: 餍
【引证】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厌。 、 宋·苏洵《六国论》-秦之欲无厌。 、 宋·苏轼《教战守》-求之者无厌。
【组词】
厌极、 厌饫、 厌塞、 厌伪、 厌恋、 厌副、 厌足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