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4:52
“俊杰”这个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才智出众、品德高尚的人,即英俊而有才能的人。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俊”(英俊、美好)和“杰”(杰出、卓越)。
“俊杰”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俊”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美好;“杰”字则有超越常人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使用,形成了“俊杰”这一复合词,用以形容那些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俊杰”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相联系,强调德才兼备。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赞扬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人。
“俊杰”这个词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值得尊敬和学*的榜样人物。它激发人们对卓越和美德的追求。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被赞誉为“科学界的俊杰”,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俊杰”:
星辰之下,俊杰崛起,
智慧之光照亮黑暗。
品德如山,才华如海,
时代的骄子,未来的希望。
“俊杰”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剧中的英雄形象,或是现代电影中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形象通常是英俊、自信且充满力量。
在英语中,“俊杰”可以对应为“hero”或“genius”,但这些词在含义上可能更侧重于某一方面(如英雄主义或天才),而“俊杰”则更强调德才兼备。
通过对“俊杰”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是对个人才能和品德的赞美,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俊杰”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1.
【俊】
(形声。从人,雋(jùn)声。本义:才智超群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俊,材千人也。 、 《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 《鹖冠子·能天》-德万人者谓之俊。 、 《礼记·王制》-俊士。 、 《礼记·月令》-赞杰俊。
【组词】
俊选、 俊良、 俊物、 俊群
2.
【杰】
(形声。从人,桀(jié)声。杰为傑的俗字。本义:才智出众的人)。
同本义。
【引证】
《白虎通圣人引辨名记》-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 、 《礼记·月令》-命太尉赞杰俊。 、 《孟子》-俊杰在位。 、 《战国策·齐策》-小国英杰之士。 、 《荀子·儒效》-英杰化之。 、 《汉书·高祖纪》-子房、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也。
【组词】
人杰、 英杰、 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