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9:35
词汇“双绶”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员服饰上的装饰品。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双绶”指的是古代官员服饰上的两条绶带,通常用来表示官员的品级和身份。绶带的颜色、材质和装饰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用以区分不同的官职和等级。
“双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绶(shòu)指的是一种长条形的装饰带,双绶即两条绶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双绶的材质、颜色和装饰逐渐规范化,成为古代官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双绶不仅是官员服饰的一部分,更是社会等级制度的具体体现。通过双绶的不同,可以直观地看出官员的品级和地位,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礼仪制度。
双绶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场、礼仪和等级制度,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在现代,双绶更多地被视为历史文化的象征,引发人们对古代社会的好奇和探索。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展示古代官员服饰的展品,其中双绶的细节展示让我对古代的服饰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场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双绶”:
朝堂之上,官员们身着锦袍,
腰间双绶,闪耀着金光。
品级分明,秩序井然,
双绶之下,是权力的象征。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古代官员服饰上的双绶,色彩鲜艳,装饰精美。在听觉上,可以想象古代宫廷音乐中,官员们身着官服,腰系双绶,缓步前行的场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官员服饰上的徽章、勋章或其他装饰品,用以表示身份和地位。例如,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勋章,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通过对“双绶”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的服饰文化和等级制度。这个词汇不仅是历史研究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引证】
《说文》-雙,隹二枚也。 、 《方言六》-飞鸟曰双。 、 《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2.
【绶】
(形声。从糸(mì),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绶,绂维也。 、 《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绂谓之绶。 、 《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掌帷幕幄帟绶之事。 、 《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 、 《董巴舆服志》-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 、 《汉书·朱买臣传》-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
【组词】
绶带、 绶笥、 绶囊、 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