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8:08
双胞胎:指同一胎出生的两个婴儿,他们通常在同一时间由同一个母亲所生。双胞胎可以是同卵双胞胎(monozygotic twins),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因此他们通常性别相同,外貌和遗传特征非常相似;也可以是异卵双胞胎(dizygotic twins),由两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他们性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外貌和遗传特征的相似度与普通兄弟姐妹相似。
“双胞胎”一词源自中古英语的“twinn”,意为“一对”或“成对的东西”。在语言的演变中,它逐渐专指同一胎出生的两个婴儿。
在许多文化中,双胞胎被认为是神秘或特殊的,有时甚至带有**或神话的色彩。例如,在一些非洲文化中,双胞胎被认为具有特殊的力量或联系。
双胞胎常常引起人们的好奇和羡慕,因为他们的特殊联系和相似性。对于双胞胎本人来说,这种联系可能是深厚的情感支持和独特的身份认同。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朋友或亲戚是双胞胎,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常常成为讨论的话题。
在诗歌中,双胞胎可以象征对称、平衡或内在的对立统一:
“如同夜与昼,双胞胎在母亲的怀抱中, 一个带来光明,一个带来黑暗, 在生命的织布机上,交织着他们的命运。”
看到双胞胎,可能会联想到对称的美感,或者在音乐中,双胞胎的概念可以转化为和谐的旋律或对位的音乐结构。
在不同文化中,双胞胎的词汇和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双胞胎被称为“gemelos”,而在日语中则是“ふたご”(futago)。
双胞胎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生物学上的现象,也承载了文化、情感和哲学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1.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引证】
《说文》-雙,隹二枚也。 、 《方言六》-飞鸟曰双。 、 《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2.
【胞】
(形声。从肉,包声。“包”亦兼表字义。本义:胎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胞,儿生裹也。 、 《汉书·东方朔传》-同胞之徒。 、 《汉书·外戚传》-善臧我儿胞。
【组词】
胞衣地、 胞胎
3.
【胎】
(形声。从肉,台声。本义:未生的幼体,胚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胎,妇孕三月也。 、 《尔雅》-胎,始也。 、 《庄子·知北游》-九窍者胎生。 、 《礼记·月令》-毋杀孩虫胎天飞鸟。 、 《淮南子·精神》-三月而胎。
【组词】
胎夭、 胎胞、 胎动、 胎卵、 胎形;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