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50
旷日累时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时间拖得很长,积累了很多时间”。它形容事情拖延得非常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该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它的构成反映了汉语中对时间概念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间被视为宝贵的资源,因此“旷日累时”这个成语强调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效率低下的行为或决策。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拖延和效率低下。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等待、焦虑和失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某个项目旷日累时而感到沮丧的情况。这种经历让我更加重视时间管理和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旷日累时”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岁月如梭,旷日累时, 人生几度春秋,几度梦回。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钟表的指针缓慢移动,或者日历上被划掉的日期。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时钟的滴答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ag on”或“protracted”,它们也有拖延和耗时的含义。
“旷日累时”这个成语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效率和时间管理。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避免无谓的拖延。
今世议者纷纷,至于旷日累时,不知所决者,盖由不考于礼,而率其私见也。
1.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累】
罪行;过失。
【引证】
《世说新语》-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
【组词】
罪累
4.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