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3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5:47
词汇“旷林”的深入学*和分析:
“旷林”字面意思是指广阔的森林,其中“旷”表示宽广、辽阔,“林”则指森林。基本含义是指一片没有边际或人迹罕至的森林地带。
“旷林”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有“旷野茫茫”的描述,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森林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旷林常被赋予神秘、避世或隐居的象征意义,如古代文人常以“隐居旷林”来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旷林”给人以宁静、深远和神秘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探险、自然保护和心灵的净化。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穿越旷林的经历,如徒步旅行或野外生存训练,这些经历加深了对旷林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旷林”可以用来营造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
在旷林的怀抱中,
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与自然共舞。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ast forest”或“primeval forest”,在不同文化中,旷林都可能被视为自然美景和探险的象征。
“旷林”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地理环境,还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描述自然景观的能力,并在文学创作中提供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1.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
2.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