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1:02
旷日引月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长时间地拖延,以至于时间流逝如同月亮和太阳的交替”。它形容事情拖延得非常久,时间流逝得非常缓慢。
在文学作品中,旷日引月 常用来形容等待或拖延的情景,强调时间的漫长和过程的缓慢。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长期未决的事务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决策过程的拖延。
旷日引月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文学和哲学。它的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有所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正式文书中仍可见到。
在文化中,时间观念非常重要,旷日引月** 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效率的追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那些效率低下、拖延不决的行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焦虑和无奈,因为它暗示了一种无法控制的时间流逝和事情进展的缓慢。在表达上,它可以帮助我传达对拖延行为的批评和对效率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因为各种原因旷日引月,最终导致团队士气低落和资源浪费。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旷日引月 这个词汇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旷日引月,时光如梭, 等待的心,日渐憔悴。 月升日落,梦回故里, 拖延的影,长伴夜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月亮和太阳交替升起的画面,象征时间的流逝。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缓慢、旋律悠长的乐曲,来表达时间的缓慢流逝和等待的漫长。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dragging on for ages" 或 "stretching out over tim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时间拖延的含义。
旷日引月 这个词汇在描述时间拖延和事情进展缓慢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正式文书中常见,也在日常生活中有其实际应用。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对时间流逝和效率的感受,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旷日引月,不闻进发之期。
1.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4.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