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42
“楚楚可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或事物显得非常柔弱、可怜,引起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其中,“楚楚”形容娇小、柔弱的样子,“可怜”则指值得同情。
“楚楚可怜”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楚楚”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原指整洁、鲜明,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柔弱、娇小的样子。
在**传统文化中,“楚楚可怜”常与女性形象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这种形象往往被赋予更多的情感和道德色彩。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怜悯,联想可能包括柔弱的花朵、受伤的小动物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楚楚可怜”来形容一只受伤的小狗,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和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楚楚可怜的花朵,在风雨中摇曳,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柔弱的女孩,眼中含着泪光,显得楚楚可怜。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悲伤的旋律,增强这种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itiful”或“pathetic”,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可怜或可悲,而不像“楚楚可怜”那样带有一定的美感。
“楚楚可怜”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外在形象,还传达了一种内在的情感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偶抱恙,抱闲泄子诊视,虽云鬓蓬松,而意态幽闲,大有~之致。
晋朝时期,孙绰作《遂初赋》明志,在畎川建房隐居,房前种一株松树,亲自浇灌。邻居高世远看见说:“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孙绰说:“枫树、柳树虽然长得合抱那么粗,又能派什么用场呢?”
1.
【楚】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引证】
《说文》-楚,丛木也。一名荆。 、 《诗·周南·汉广》-言刈其楚。 、 《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楚。 、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 、 《仪礼·乡射礼》-楚扑长如笴。 、 《汉书·汉延寿传》-民无箠楚之忧。
【组词】
楚棘、 楚焞、 楚藿、 楚楚、 楚木、 楚林
2.
【楚】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引证】
《说文》-楚,丛木也。一名荆。 、 《诗·周南·汉广》-言刈其楚。 、 《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楚。 、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 、 《仪礼·乡射礼》-楚扑长如笴。 、 《汉书·汉延寿传》-民无箠楚之忧。
【组词】
楚棘、 楚焞、 楚藿、 楚楚、 楚木、 楚林
3. 【可】
4.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