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倮裎

倮裎

时间: 2025-05-01 23:19:18

倮裎

基础信息

【倮裎】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18

词汇“[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基本定义

“裎”字的基本含义是指古代的一种衣着方式,即裸露上身,不穿衣服。在《说文解字》中,“裎”被解释为“袒也”,即袒露的意思。

语境分析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裎”常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衣着状态,尤其是在描述较为原始或野蛮的生活方式时。在口语和现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为它过于古雅且不常见。

示例句子

  1. 《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中有“裳裳者华,其叶湑兮。”这里的“裳裳”即指衣裳,而“裎”则指裸露。
  2. 古代文献中描述野人时可能会用到“裎”,如“野人裎于野”。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袒、裸
  • 反义词:衣、裳

词源与演变

“裎”字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的使用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因此在现代汉语中变得罕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社会,衣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象征,不同的衣着方式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习俗。“裎”作为一种裸露上身的描述,可能在某些文化中与原始、野蛮或不文明的状态相关联。

情感与联想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裎”可能会引起一种古朴、原始的联想,同时也可能带有一种不正式或不文明的情感色彩。

个人应用

由于“裎”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

创造性使用

在创作中,可以将“裎”用于描述古代场景或原始部落的生活,以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视觉与听觉联想

由于“裎”涉及裸露的概念,可能会联想到自然、原始的图像,如原始森林中的野人。

跨文化比较

在不同文化中,裸露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各异,但“裎”这个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反思与总结

“裎”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不必频繁使用这样的词汇,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倮裎】的相关字

1. 【倮】 赤体。
【引证】 《说文》。字亦作倮。-倮,袒也。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注:“倮匈,谓无毛羽与鳞介也。”-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
【组词】 倮儿、 倮身、 倮袒、 倮体

2. 【裎】 古代的一种对襟单衣。

相关问答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柲 竹柏异心 竹柏 竹枪 竹枝词 竹枝觞 竹枝歌 竹枝曲 竹枝娘 竹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圣齑 众口相传 秋结尾的成语 额手称庆 水穷山尽 书影 丶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诱掖奖劝 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屡战屡捷 烟花行院 死老虎 包字头的字 枝开头的成语 用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袅袅亭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