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1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16:23
木厂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专门从事木材加工和生产的工厂。它通常涉及木材的切割、干燥、成型等工序,为建筑、家具制造等行业提供原材料。
木厂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木”和“厂”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木材加工通常在露天或简易工棚中进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专门的木材加工场所逐渐形成,称为木厂。
在某些地区,木厂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木厂的运营也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因为木材加工对森林资源有直接影响。
木厂 可能让人联想到木材的原始美感和手工艺术的精致。它也可能唤起对工业化进程中劳动者的尊重和对自然资源的珍惜。
在我的家乡,有一家历史悠久的木厂,它不仅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成为了游客参观的景点,展示了传统木工技艺的魅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木厂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每一块木板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工匠的智慧。
想象一下,木厂中锯木的声音、木屑的飞扬,以及木材的自然纹理,这些都是与木厂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lumber mill”或“sawmill”,德语中的“Sägewerk”,都对应着类似的木材加工场所,尽管具体名称和工艺可能有所不同。
木厂 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木材加工的行业,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背景。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厂】 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