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0:23
木变石:木变石是一种矿物名称,属于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硅酸铝钠钙。它是一种变质岩,通常呈绿色或蓝色,具有类似木纹的纹理,因此得名。木变石在宝石学中也有应用,因其独特的纹理和颜色,常被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
木变石的名称来源于其外观,因其具有类似木头的纹理。在矿物学和宝石学中,这一名称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在某些文化中,木变石可能被视为吉祥物或护身符,因其独特的纹理和颜色被认为具有特殊的能量或象征意义。
木变石的独特纹理和颜色可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自然界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敬畏。
在个人收藏或装饰中,木变石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增添家居或个人空间的艺术氛围。
在诗歌中,木变石可以被比喻为时间的见证者,其纹理如同岁月的痕迹,记录着历史的变迁。
木变石的图片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森林或古老的树木,而其名称的发音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木变石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但其作为矿物的基本特性在全球范围内是一致的。
木变石作为一个矿物名称,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特定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木变石不仅增加了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识,也丰富了语言表达的维度。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
3.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