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9:25
“无大无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既没有大也没有小。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不分大小,或者形容人说话做事不分轻重,不讲分寸。
在文学中,“无大无小”常用来形容人物性格或行为的不拘小节,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行为常被描述为“无大无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批评某人说话不分场合,不考虑听众的感受。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中,可能用来形容一个组织结构扁平化,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无大无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事物分类和等级观念的一种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描述物品的大小,更多地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和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长幼有序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准则。因此,“无大无小”有时被用来批评那些不遵守这一准则的人。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那些倡导平等和去中心化的组织或个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恰当的行为或态度相关联。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不考虑他人感受,随意说话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他在会议上总是无大无小地发表意见,有时甚至打断高层的讲话,这让我意识到在职场中保持适当的分寸是非常重要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无大无小的世界里,每一朵花都有它的芬芳。”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画中各种大小的物品混杂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分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嘈杂的集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没有主次之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 respect for rank”或“indiscriminate”,它们传达了类似的不分等级的意思,但在使用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无大无小”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描述了物品的大小,更多地反映了人的行为和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说话和做事的分寸。
公昔居管辖,恩信著闻,今无大无小,藏愿推奉。
这个人~的,很不讲礼貌。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