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2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21:21
哀鸿遍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哀鸣的鸿雁遍布大地”,比喻到处都是遭受苦难的人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战争、自然灾害或其他***灾难后,人们普遍遭受苦难的悲惨景象。
“哀鸿遍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古代对鸿雁的观察和比喻有关。鸿雁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哀伤,因此“哀鸿遍地”这个成语也继承了这种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鸿雁常被视为传递消息的使者,也象征着远方和离别。因此,“哀鸿遍地”这个成语在描述***苦难时,也隐含了信息传递和远方联系的意味。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沉重和悲凉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助、苦难和绝望的场景,影响着人们对灾难和苦难的认知和表达。
在讨论历史**或当前灾难时,我可能会使用“哀鸿遍地”这个成语来描述广泛的苦难和不幸。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哀鸿遍地,星辰无语,唯余悲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凉的大地,鸿雁在空中哀鸣;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悲伤的旋律,如萧邦的《夜曲》,来增强这种悲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cene of desolation”或“a landscape of suffering”,但这些表达没有“哀鸿遍地”那种具体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
“哀鸿遍地”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苦难的场景,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天涯吟望,~,都成愁侣。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鸿】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同本义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引证】
《说文》-鸿,鹄也。 、 《易·渐》-鸿渐于干。 、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
【组词】
鸿冥、 鸿飞、 鸿爪、 鸿渐、 鸿嗷
3.
【遍】
(形声。本义:走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徧,徧也。 、 《虞书》-徧于群神。 、 宋·沈括《梦溪笔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 《陈州粜米》-遍衙门告不成。
泛指普遍。
【引证】
《诗·邶风·北门》-室人交徧摧我。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组词】
满山遍野;遍窥、 遍体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