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5:07
捉搦歌(zhuō nuò gē)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捕捉或捉拿时所唱的歌曲。在古代,这可能是指在狩猎或捕捉动物时,人们为了协调动作或鼓舞士气而唱的歌曲。
在文学作品中,捉搦歌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狩猎场景,增强历史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古代文化或文学作品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民俗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研究古代狩猎文化和社会*俗。
捉搦歌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狩猎活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从实际的狩猎歌曲转变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象征性元素,用以描绘古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在古代,狩猎不仅是获取食物的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捉搦歌**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具有团结部落成员、传承狩猎技巧和经验的作用。
捉搦歌可能让人联想到原始、野性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对古代生活方式的怀旧感,或是对自然界的敬畏感。
在现代生活中,捉搦歌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古代文化和历史时,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狩猎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捉搦歌这个词汇来营造氛围:
山林深处,风声呼啸, 猎人们唱起捉搦歌, 弓弦紧绷,箭矢飞翔, 古老的旋律在林间回响。
结合古代狩猎的图片或视频,捉搦歌可以带来一种原始、野性的视觉联想。在听觉上,可以想象一种节奏感强、充满力量的歌曲,与狩猎的紧张和兴奋相呼应。
在其他文化中,如北美原住民的狩猎歌曲,也有类似的功能和意义。这些歌曲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互动和依赖。
捉搦歌这个词汇虽然不太常见,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能够窥见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还能够增进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1.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
2.
【搦】
(形声。从手,弱声。本义:用力按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搦,按也。 、 《考工记·弓人》。注:“桡搦其干。”-桡之。 、 左思《魏都赋》-搦秦起赵。
3.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