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6:55
“捉月”字面意思是指试图捕捉月亮。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比喻意义,表示尝试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或者追求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在文学中,“捉月”常用来形容诗人的浪漫情怀或对理想的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嘲笑某人的不切实际的梦想或计划。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它可能用来讨论人类对不可能事物的执着。
同义词:追梦、妄想、空想 反义词:务实、现实、脚踏实地
“捉月”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中对月亮的美化和理想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意义逐渐固定为对不可能事物的追求。
在**文化中,月亮常常与诗意、浪漫和理想联系在一起。因此,“捉月”不仅是一个词汇,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既浪漫又悲伤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尽管知道不可能,但仍坚持追求梦想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他总是有着各种大胆的梦想,尽管很多人认为他是在捉月,但他从不放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捉月”:
在夜的静谧中,我伸手捉月, 指尖触碰的,是星光的温柔。 梦想虽远,心却不曾退缩, 捉月的少年,永不停歇。
看到“捉月”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伸出手,试图触摸天上的月亮。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夜晚,偶尔传来的虫鸣。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asing rainbows”,意指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
“捉月”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它承载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梦想的执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即使它们看起来遥不可及。
1.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