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5:57
捣毁:动词,意指用强力破坏或摧毁某物,使其无法继续使用或存在。
“捣毁”一词由“捣”和“毁”两个字组成。“捣”原指用棍棒等工具敲打,“毁”指破坏。两者结合,形成了表示强力破坏的动词。
在社会冲突或抗议活动中,“捣毁”常用于描述暴力行为,反映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冲突。
“捣毁”一词通常带有负面情感,如愤怒、破坏和混乱。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暴力和无序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捣毁”可能用于描述意外或故意的破坏行为,如“他的新手机被孩子捣毁了”。
诗歌:
愤怒的火焰,燃烧着,
捣毁了平静的夜。
破碎的梦,散落一地,
无法再拼凑完整。
在英语中,“捣毁”可以对应为“demolish”或“destroy”,用法相似,但“demolish”更侧重于结构性的破坏。
“捣毁”是一个强有力的动词,用于描述强烈的破坏行为。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应用,但通常带有负面情感。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破坏性的行为和情感。
1.
【捣】
(形声。从手,岛声。本义:捣,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捣”。-擣,手推也。一曰,筑也。 、 《仪礼·有司彻》-擣肉之脯。 、 《礼记·杂记》注-所以捣郁也。 、 《齐民要术·种谷》-捣麋鹿羊矢(屎)。 、 唐·李白《捣衣篇》-夜捣戎衣向明月。
【组词】
捣碓、 捣嗓子、 捣蒜打、 捣磕
2.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