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3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6:31
否定判断:这个词汇指的是一种思维过程或表达方式,其中对某个命题、陈述或观点持反对态度,认为其不正确或不真实。在逻辑学和哲学中,否定判断通常涉及对某个命题的否定,即认为该命题为假。
“否定判断”这个词汇在英语中可以对应为“negative judgment”,其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negare”(否定)和“judicium”(判断)。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概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否定判断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不尊重,因此人们可能会选择更委婉的方式来表达不同意见。在其他文化中,直接表达否定判断可能被视为诚实和直率的体现。
否定判断可能引发负面情感,如冲突、不安或防御性。然而,它也可以是批判性思维和进步的催化剂,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改进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出否定判断,比如在选择产品时,我们可能会否定某些选项,认为它们不符合我们的需求或标准。
在诗歌中,否定判断可以用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或对未来的期望:
“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我否定判断, 渴望一片绿意盎然的未来。”
视觉上,否定判断可能让人联想到红色的“X”标记或法庭上的“无罪”判决。听觉上,它可能与严厉的语气或辩论中的激烈争论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否定判断的表达方式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否定意见,以避免直接冲突。
否定判断是语言和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识别和纠正错误,推动知识和文化的进步。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如何恰当地使用否定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1.
【否】
闭塞;阻隔不通。
【引证】
《广雅》-否,隔也。 、 《诗·小雅·何人斯》-否难知也。 、 《匡谬正俗》-否者,蔽固不通之称。 、 《汉书·刘向传》-否者,闭而乱也。
【组词】
否滞、 否塞、 否结、 否隔、 否道、 否闭
贬斥。
【引证】
《世说新语》-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3.
【判】
(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半”是把牛分开。本义:分,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判,分也。 、 《诗·周颂·访落》-继犹判涣。 、 《左传·庄公三年》-纪于是乎判。 、 《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 柳宗元《封建论》-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
【组词】
判割、 判妻、 判散、 判礼、 判迹、 判裂
4.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