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6:14
唱本:唱本是一种记录戏曲、曲艺、民间歌谣等表演艺术文本的书籍或手稿。它通常包含歌词、曲调和表演指示,是表演者学*和演出的重要依据。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唱本可能被提及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或者作为故事情节中的关键元素。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唱本”来指代任何形式的剧本或表演文本。 专业领域:在戏曲、曲艺研究领域,唱本是研究传统艺术形式和表演技巧的重要资料。
同义词:剧本、曲谱、歌本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对比“即兴表演”等无固定文本的表演形式。
词源:唱本一词源于古代,最初是指记录歌唱内容的文本,后来扩展到包括戏曲、曲艺等多种表演形式。 演变**: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唱本从手抄本逐渐转变为印刷品,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规范化。
意义和影响:唱本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表演艺术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的重要工具。
情感反应:唱本让人联想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感,给人以温馨和怀旧的情感。 联想:想到唱本,可能会联想到老艺人的身影、古朴的舞台和悠扬的旋律。
经历或故事:在大学期间,我曾参与一个传统戏曲研究项目,我们团队深入研究了几本珍贵的唱本,那段经历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诗歌:
在古老的唱本中,
寻找失落的旋律,
每一页都是时光的痕迹,
每一行都是心灵的歌。
视觉联想:想象一本泛黄的唱本,封面上绘有传统的戏曲人物,内页的字迹略显模糊,但依然能感受到历史的韵味。 听觉联想: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从唱本中传出的悠扬曲调,伴随着戏曲演员的唱腔和乐器的伴奏。
对应词汇: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ibretto”(歌剧剧本)或“script”(剧本),但它们通常不包含曲调。
理解:唱本不仅是表演艺术的文本基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艺术的精髓。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唱本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
【唱】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唱,导也。 、 《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取其唱予和女。 、 《荀子·乐论》-唱和有应。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组词】
唱和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