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0:06
“合情合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符合情理,既合乎情面又合乎道理。这个词汇强调的是行为或言论既要考虑到人情世故,也要符合逻辑和常理,不偏激也不失礼。
在文学作品中,“合情合理”常用来评价人物的行为或决策,如“他的决定合情合理,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认可,例如:“你这么做合情合理,我完全支持。”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管理学中,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决策或行为的合理性和人情味。
“合情合理”作为一个成语,其使用历史悠久,源自于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深刻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丰富和演变。
在**传统文化中,“合情合理”强调的是中庸之道,即在处理问题时要兼顾人情和道理,这在儒家文化中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交和专业场合。
这个词汇给人以稳重、理性的感觉,使用时往往能传递出一种成熟和周到的态度。它让人联想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明智的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合情合理”来评价他人的行为或建议,尤其是在需要平衡人情和道理的场合。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合情合理,如春风拂面,温暖而不失分寸。”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和谐的画面,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温馨而有序。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平和的对话声,既不尖锐也不沉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nsible and reasonable”,强调的是理性和合理性,但可能缺少“合情”这一人情味的层面。
“合情合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在表达时既考虑到人情,又不失理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提升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学校认为这个方案~,就定为制度。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
3.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4.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