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8:30
词汇“怀愤”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怀”和“愤”。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怀愤”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怀愤”字面意思是指心中怀有愤怒或不满的情绪。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愤慨或不满,这种情绪可能是由于不公正、不平等或其他令人不快的情况引起的。
“怀”字古汉语中意为怀抱、心中,而“愤”字意为愤怒、愤慨。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怀愤”这个词汇,其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怀愤”常常与正义感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如古代的忠臣义士常常因为对国家的不满而怀愤。
“怀愤”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正义、勇气和改变。它激励人们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奋斗。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看到社会不公,人们可能会怀愤,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怀愤”来表达对不公的抗议,如:
怀愤之心,如烈火燃烧,
不公之世,我誓要改变。
视觉上,“怀愤”可能让人联想到燃烧的火焰或紧握的拳头;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激昂的音乐或抗议的呼声。
在英语中,“怀愤”可以对应为“harbor resentment”或“nurse a griev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内心不满的情绪。
“怀愤”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情绪状态,也激励人们采取行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怀愤”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
1.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2.
【愤】
(形声。从心,贲(bēn)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愤,懑也。 、 《楚辞·九章·惜诵》-发愤以杼情。 、 《后汉书·王符传》-志意蕴愤。
【组词】
愤切、 愤悁、 愤薄、 愤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