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4:09
“环境要素”指的是构成某一特定环境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动物等)和社会因素(如人口、建筑、交通、经济活动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环境的整体状态和功能。
在不同的语境中,“环境要素”的使用有所不同:
“环境要素”是由“环境”和“要素”两个词组合而成。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nvironmental factors”或“components of the environment”。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这个词汇在学术和政策文件中的使用频率增加。
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环境要素”成为了公众、政策制定者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它不仅涉及自然保护,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到“环境要素”,可能会联想到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流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可能联想到污染、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这个词汇唤起的情感反应取决于个人的环境意识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讨论城市绿化、垃圾分类或是节能减排时提到“环境要素”,强调这些行为对改善环境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环境要素”融入对自然的赞美:
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
环境要素编织成生命的交响,
每一滴水,每一片叶,
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礼物。
通过观看自然纪录片或聆听鸟鸣、流水声,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环境要素”的美妙和重要性。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环境要素”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但其具体表达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环保意识较强的国家,相关的词汇和讨论可能更为丰富和深入。
“环境要素”是一个涵盖广泛且在现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环境的复杂性,还促使我们采取行动保护和改善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和深入地讨论环境问题。
1.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
2.
【境】
(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境,疆也。 、 《吕氏春秋·赞能》-至齐境。
3.
【要】
要点,纲要。
【引证】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 《商君书》-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
【组词】
纪要、 扼要、 要谛、 要窍、 要归、 要本、 要端、 要令、 要义、 要机
计数的簿书。
【引证】
《周礼》。郑玄注:“要者,簿书也。考,谓考较其功。”-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
【组词】
要会
4.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