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2:46
“乌纱巾”字面意思是指黑色的纱巾。在古代**,乌纱巾通常是指官员或士人戴的黑色头巾,有时也用来指代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乌纱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乌”意为黑色,“纱巾”则是指轻*的布料制成的头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与官员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传统文化中,乌纱巾与官员的形象紧密相关,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在某些历史时期,乌纱巾甚至成为官员的标志性服饰之一。
乌纱巾给人以庄重、正式的印象,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场或历史剧中的场景。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展示古代官员服饰的展览,其中包括乌纱巾,这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乌纱巾下,岁月静好,古韵悠长。”
乌纱巾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的旋律,或是古装剧中官员的庄严步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黑色头巾可能不具有同样的象征意义,但在某些文化中,黑色头饰可能也象征着权威或正式场合。
乌纱巾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文化的信息,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和身份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
1. 【乌】
2.
【纱】
(会意。从糸(mì),从少。本义:轻细的绢)。
轻细的丝麻织物,古时多以蚕丝为之。古亦作“沙”。
【引证】
汉·王充《论衡》-白纱入缁,不染自黑。 、 《红楼梦》-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卷。
【组词】
纱元、 纱绢、 纱罗、 纱笼中人
3.
【巾】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巾,佩巾也。 、 《仪礼·士冠礼》-沐巾一。 、 《礼记·内则》-盥卒授巾。 、 《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 、 《仪礼·特牲馈食礼》-静其巾幂。 、 《战国策·魏策》-儿女共沾巾。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清·林觉民《与妻书》-巾短情长。
【组词】
花巾;小丝巾;巾栉、 巾帚、 巾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