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2:20
指令性计划:这个词通常用于经济和政治领域,指的是由政府或中央机构制定并强制执行的经济计划,这些计划规定了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具体目标和方法。指令性计划强调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的特点,与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和价格机制相对立。
在文学中,指令性计划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高度控制的社会或政治体系。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讨论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和政治学,指令性计划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分析和理解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
指令性计划这个词源于对计划经济的描述,特别是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描述那些由政府高度控制的经济体系。
在冷战期间,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形成鲜明对比。这个词反映了不同政治和经济理念之间的冲突。
指令性计划可能引起对效率低下、创新不足和个体自由受限的负面联想。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政治**和经济实验。
在讨论经济政策时,我经常使用指令性计划这个词来描述那些由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特别是在分析历史案例时。
在诗歌中,指令性计划可以被用来象征一个被严格控制的世界:
在指令的阴影下, 自由的种子难以发芽, 计划的铁律, 编织着未来的图画。
指令性计划可能让人联想到冷战时期的宣传海报,或者是那些描绘严格社会秩序的电影场景。
在不同语言中,如俄语的“план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或中文的“计划经济”,都反映了指令性计划这一概念的普遍性。
指令性计划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术语,它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经济体系的特点和运作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和讨论经济政策和社会结构。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
3.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
4.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
5. 【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