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3:4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3:43:44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
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秦朝末年,淮阴人韩信年轻时文质彬彬,十分斯文。屠中有一个恶少见韩信软弱可欺就纠集一帮人围攻他,让他求饶必须从恶少胯下钻过,韩信见寡不敌众就只好忍一时之气,从恶少胯下爬过。后来他成为一个大谋略家,帮助刘邦成就大业
1.
【胯】
(形声。从肉,夸声。本义:两股之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合两股言曰胯。”-胯,股也。 、 《史记·淮阴侯传》-出我胯下。 、 《水浒传》-[李逵]要奔城边劈门,被燕青抱住腰胯。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3.
【蒲】
(形声。从水丱,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蒲,水草也。可以作席。 、 《诗·陈风·泽陂》-有蒲与荷。 、 《周礼·泽虞》。注:“以为席。”-共其苇蒲之事。 、 《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男执蒲璧。
【组词】
蒲甸儿、 蒲柳、 蒲草毛窝、 蒲鞭示辱、 蒲帆
4.
【伏】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伏,司也。 、 《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伏瘞亦如之。 、 《释名·释姿容》-伏,覆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雌鸡伏子。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伏己而盐其脑。 、 《史记·项羽本纪》-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
【组词】
伏尸、 伏肉、 伏地、 伏虎;伏奏、 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