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6:03
欢迸乱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或动物因为极度高兴或兴奋而跳跃、奔跑的样子。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种非常活泼、充满活力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欢迸乱跳 常用来描绘节日庆典、儿童游戏或动物的活泼场景,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因为好消息或突发**而表现出的兴奋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动物行为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特定情绪或行为反应。
同义词: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手舞足蹈 反义词:垂头丧气、无精打采、郁郁寡欢
欢迸乱跳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欢”(高兴)、“迸”(爆发)、“乱”(无序)和“跳”(跳跃)四个字组成,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因为高兴而表现出的无序跳跃状态。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见,但随着现代文学和口语的发展,其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在文化中,欢迸乱跳** 常常与节日的喜庆氛围联系在一起,如春节、中秋节等,人们在这种节日中会表现出更多的欢乐和活力。此外,这个词汇也常用于描述儿童的天真活泼,反映了社会对儿童纯真和活力的重视。
欢迸乱跳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快乐、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状态。在表达时,这个词汇能够有效地传达出说话者或描述对象的兴奋和喜悦。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看到新人和宾客们欢迸乱跳地庆祝,那种欢乐的氛围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柳絮欢迸乱跳,
孩子们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想象一群孩子在草地上欢迸乱跳,背景音乐是轻快的儿歌,这样的场景会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eaping for joy" 或 "dancing with excite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状态是相似的。
欢迸乱跳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生动和形象的表达,能够有效地传达出高兴和兴奋的情绪。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院子给人家打扫干净了,也省得人家含怨。
1.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2.
【迸】
(从辵,并声。“辵”(chuò)意思是在路上行走。本义:奔散,走散)。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满宠传》-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组词】
迸豆之疾、 迸窜、 迸逸
3.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4.
【跳】
(形声。从足,兆声。本义: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跳,…一曰跃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特跳此者。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