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3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35:01
“琅邪”(Lángxié)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地名,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区或城市。在古代文献中,琅邪通常指的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一带。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描述古代地理、历史和文化时。
“琅邪”一词的词源较为复杂,可能与古代的地理名称和部落名称有关。在历史演变中,琅邪逐渐从一个具体的地名扩展到代表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在古代,琅邪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而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琅邪的文化遗产,如琅琊台、琅琊碑等,都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提到“琅邪”,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辉煌文化和历史,以及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古迹。这种联想往往带有一种怀旧和敬畏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琅邪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历史学*和文化探索中。例如,通过阅读古代文献或参观相关的历史遗迹,来加深对这一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琅邪古道,岁月悠悠,石碑静立,诉说着千年的风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琅邪地区的山水画,或是展示琅琊台的古迹照片。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钟声或战鼓声,这些都是与古代文化相关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地名可能会有不同的称呼和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琅邪”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比较其他古代文明的地名来理解其文化意义。
通过对“琅邪”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这一词汇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珍惜文化遗产。
1.
【琅】
(形声。从玉,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琅,琅玕似珠者。 、 《书·禹贡》。传:“石似玉。”-厥贡惟球琳琅玕。
【组词】
琳琅、 琅花
2.
【邪】
(mòyé)。
古同疑问词“耶”。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欺秦邪。 、 《世说新语·自新》-令名不彰邪。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何预我邪。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是且非邪。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资治通鉴》-可迎之邪。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语助词,表反诘,吗)!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此画果真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