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1:02
“强折贱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强行压低价格购买商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交易中一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不顾对方的利益,强行以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绘贪婪或不公平的商业行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批评那些在交易中不公平对待他人的人。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法律,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讨论市场操纵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强折”和“贱买”两个词组成,反映了古代商业交易中的一种不公平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种行为已经受到限制。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和“公平交易”,因此“强折贱买”这种行为被视为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可能涉及法律问题,如反垄断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不公和剥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不公平交易的愤怒和对受害者的同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强折贱买”的情况,人们可能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引起公众关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商海浮沉,强折贱买,谁人能逃贪婪的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商人面带狡猾的笑容,手中拿着合同,而另一方则显得无奈和沮丧。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紧张、旋律压抑的音乐来表达这种不公平交易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lly buying”或“underhanded purchase”,但这些表达不如“强折贱买”那样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
“强折贱买”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商业交易中的一种现象,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要警惕和抵制不公平的交易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
1.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2.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3.
【贱】
(形声。从贝,戋(qiān)声。本义:价格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贱,买少也。 、 《汉书·食货志》-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贱敛贵出、 贱酬、 贱发、 贱贸、 贱售
4.
【买】
(会意。小篆字形,从网贝。“网”是收进,“贝”是财货。合起来表示把财货购进来。本义:买进,购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买,市也。 、 《庄子·逍遥游》-请买其方百金。 、 《墨子·经说》-买粥易也。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礼记·曲礼》-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组词】
买嘴吃、 买市、 买山、 买骨、 买菜求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