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5:04
“琅邪山”是一个地名,源自古代的地理名称。字面意思是指位于古代琅邪郡的一座山。琅邪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一带。因此,“琅邪山”通常指的是这一地区内的某座或某些山脉。
在文学作品中,“琅邪山”可能被用来指代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也可能被赋予象征意义,如代表古代文化的传承或自然美景的象征。在口语中,除非是特定地区的居民或历史学者,普通人可能不太常用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地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进行学术讨论。
同义词:琅琊山(可能指同一地区或相似地理位置的山脉)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其他类型的山脉进行对比,如现代化的城市山脉与原始自然的琅邪山。
“琅邪”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地理命名*惯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一些文献中被提及,但其基本含义和指代的地理位置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琅邪山可能与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或神话传说有关。例如,它可能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作为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被视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方。
提到“琅邪山”,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山水画、诗词和历史故事。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古朴、宁静和深远的情感反应。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观博物馆或旅游时了解到“琅邪山”。例如,一次参观古代文化展览时,可能会看到关于琅邪山的介绍和相关文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琅邪山下,古木参天,岁月悠悠,诗韵长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琅邪山的山水画,山峦叠翠,溪流潺潺。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古筝曲,悠扬的旋律仿佛带人穿越回古代,感受那里的宁静与美丽。
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与其他文化中的历史名山进行比较,如日本的富士山或欧洲的阿尔卑斯山。
“琅邪山”作为一个历史地名,不仅代表了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个人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琅】
(形声。从玉,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琅,琅玕似珠者。 、 《书·禹贡》。传:“石似玉。”-厥贡惟球琳琅玕。
【组词】
琳琅、 琅花
2.
【邪】
(mòyé)。
古同疑问词“耶”。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欺秦邪。 、 《世说新语·自新》-令名不彰邪。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何预我邪。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是且非邪。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资治通鉴》-可迎之邪。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语助词,表反诘,吗)!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此画果真邪。 、
3.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