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9:38
词汇“掌判”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出发。
“掌判”可以理解为“掌握判断”或“主持判断”的意思。其中,“掌”指的是掌握、控制,“判”则指的是判断、裁决。结合起来,这个词可能指的是在某个领域或情境中具有判断和裁决的能力或职责。
由于“掌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掌”和“判”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描述具有判断和裁决能力的人或角色。
在**文化中,判断和裁决的能力通常与权威和智慧联系在一起。因此,“掌判”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或组织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决策能力的人。
“掌判”这个词可能给人以权威、公正和智慧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需要在某个领域做出重要决策,可能会寻求那些被认为是“掌判”的人的意见和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掌判”来形容一位智者:
在知识的海洋中,他是掌判的舵手,
引领我们穿越迷雾,抵达真理的彼岸。
“掌判”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上的法官,或者会议室中的决策者。视觉上,可能会想到一位严肃、专注的人物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宣判声或决策的讨论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掌判”的词汇,但类似的含义可以通过组合词或短语来表达,如英语中的“decision-maker”或“judge”。
“掌判”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理解判断和裁决的角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社会角色和行为。
1.
【掌】
本义:手掌,手心。
【引证】
《说文》-掌,手中也。 、 《论语·八佾》-指其掌。 、 枚乘《谏吴王书》-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组词】
掌上、 掌上观纹、 掌文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引证】
《孟子·告子上》-熊掌,亦我所欲也。
2.
【判】
(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半”是把牛分开。本义:分,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判,分也。 、 《诗·周颂·访落》-继犹判涣。 、 《左传·庄公三年》-纪于是乎判。 、 《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 柳宗元《封建论》-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
【组词】
判割、 判妻、 判散、 判礼、 判迹、 判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