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34
松懈的字面意思是指放松、不紧张,缺乏应有的紧密度或严格性。基本含义是指在行为、态度或工作上缺乏应有的努力和集中,导致效率和质量下降。
松懈一词源于汉语,古汉语中已有使用,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松懈”一词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为广泛。
在**文化中,松懈往往被视为负面特质,特别是在强调勤奋和努力的传统价值观中。社会对个人的期望通常是勤奋和不懈努力,因此松懈往往被视为需要改进的地方。
松懈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懒惰、不负责任和效率低下。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于松懈行为的评价和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因为一段时间的松懈导致工作进度落后,这让我意识到保持持续的努力和专注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松懈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在书页上,时间似乎也放慢了脚步。”
松懈可能让人联想到悠闲的午后、缓慢的节奏音乐或慵懒的猫咪,这些都是与放松和缺乏紧张感相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与“松懈”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lack”或“lax”,它们在含义和用法上与汉语中的“松懈”相似,但在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可能有所不同。
松懈是一个描述缺乏紧张和努力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1.
【松】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松,松木也。 、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 、 《诗·小雅·斯干》-如松茂矣。 、 《搜神记·干将莫邪》-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发乱;乱发貌。
【引证】
唐·陆龟蒙《自怜赋》-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
2.
【懈】
(形声。从心,解声。本义:松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懈,怠也。 、 《孝经》-夙夜匪懈。 、 《淮南子》-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懈懈、 懈厥操觚、 懈忒、 懈沮、 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