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9: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9:45:05
词汇“彝簋”是一个相对生僻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化和考古学的语境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彝簋”是指**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主要用于盛放食物或作为礼器。彝簋通常具有精美的装饰和复杂的铭文,是古代贵族社会中重要的礼仪用品。
“彝”字源自古代的“彝族”,意为常、法,而“簋”是指一种盛食物的器具。两者结合,形成了“彝簋”这一特定词汇,用以指代古代的青铜礼器。
在**古代社会,彝簋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们通常在重要的礼仪场合中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
对于我来说,彝簋代表着古代文明的辉煌和精致,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古代社会的复杂礼仪。
在我的生活中,彝簋主要出现在历史书籍和博物馆参观中。每次看到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我都会对古代文化产生更深的敬意和兴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文明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彝簋”:
在时光的长河中,彝簋静静伫立,
青铜的光辉,映照着古老的礼仪。
每一道铭文,都是历史的低语,
诉说着千年的辉煌与秘密。
看到彝簋的图片,我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和肃穆。听到相关的描述,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宴会的喧嚣和礼乐的和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礼器可能被称为“祭器”或“圣器”,它们在各自的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通过对“彝簋”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和青铜器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也增强了我的文化素养。
1.
【彝】
(形声。从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本义: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官司彝器。
【组词】
彝俎、 彝鼎、 彝斝、 彝簋
2.
【簋】
(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引证】
《说文》-簋,黍稷方器也。 、 《周礼·舍人》注-皆云圆曰簋,谓内圆也。 、 《易·损》-二簋可用享。 、 《诗·秦风·权舆》-每食四簋。 、 《仪礼·公食礼》-宰夫设黍稷六簋。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周礼·掌客》-鼎簋十有二。 、 《史记·始皇纪》-饭土簋。 、 《韩非子·十过》-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组词】
簋廉、 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