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7:25
词汇“俊语”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俊”通常指英俊、美好,而“语”则指言语、话语。因此,“俊语”可以理解为美好的言辞或优雅的语句。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假设性的理解进行。
“俊语”可以解释为:
由于“俊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俊”和“语”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言语的美好。
在中华文化中,强调言辞的文雅和美感是一种传统。因此,“俊语”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正面意义。
“俊语”给人以积极、美好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优雅、智慧和艺术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说话非常文雅、有深度,可能会用“俊语”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闪烁,他的俊语如流星划过心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能存在于强调语言美感的文化中。
“俊语”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对语言美感的追求和赞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艺术性和表达的深度。
1.
【俊】
(形声。从人,雋(jùn)声。本义:才智超群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俊,材千人也。 、 《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 《鹖冠子·能天》-德万人者谓之俊。 、 《礼记·王制》-俊士。 、 《礼记·月令》-赞杰俊。
【组词】
俊选、 俊良、 俊物、 俊群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