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5:23
“冷货”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市场需求较低、销售不活跃的商品。字面意思是指那些“冷门”的货物,即不受欢迎或不常见的商品。
在商业领域,特别是在零售和批发行业中,“冷货”常用来描述那些难以销售的产品。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也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某人或某事物的冷门或不受欢迎。
“冷货”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冷”和“货”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描述商品销售情况时。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冷货”一词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它也暗示了商家在库存管理和市场预测方面的挑战。
提到“冷货”,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滞销、积压和损失,带来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它也可能让人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或市场策略来激活这些看似无望的商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营一家小店,可能会遇到如何处理冷货的问题。例如,通过打折促销或与其他商品捆绑销售来尝试提升这些商品的吸引力。
在创作中,可以将“冷货”作为一个象征,代表那些被忽视或遗忘的价值。例如,在一首诗中,可以将冷货比作那些在社会边缘的人,呼吁人们关注和珍惜他们。
视觉上,“冷货”可能让人联想到空荡的货架、黯淡的灯光和无人问津的商品。听觉上,可能是寂静的商店背景音乐,或者是清仓甩卖的广播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类似概念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dead stock”或“slow-moving inventory”来描述类似的情况。
通过对“冷货”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商品状态的词汇,也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动态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类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沟通和表达。
1.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2.
【货】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引证】
《说文》-货,财也。 、 《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二曰货。 、 《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商贾阜通货贿。 、 《礼记·曲礼》-司货。 、 《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多货则伤于德。 、 《国语·晋语》-假货居贿。 、 、 《韩非子·五蠹》-而货财寡。 、 《史记·项羽本纪》-贪于财货。 、 《商君书·立本》-治行则货积。 、 《聊斋志异·促织》-居为奇货。
【组词】
货儿、 货易、 货财、 货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