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2:01
消融(ablation)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物质因热、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而逐渐减少或消失的过程。在医学领域,消融特指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去除组织,如心脏消融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在地质学中,消融指的是冰川或积雪因温度升高而融化。
消融一词源自拉丁语“ablatio”,意为“带走”。在英语中,它最初用于医学和地质学,后来扩展到更广泛的语境中。
在全球变暖的讨论中,冰川消融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消融可能引起对时间流逝和物质无常的感慨,也可能联想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长远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消融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状态的变化,如食物的融化或情感的淡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时间的河流无声地流淌,带走了青春的色彩,只留下消融的记忆,如同晨雾遇见朝阳。”
在不同语言中,消融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物质的减少或消失——是普遍的。
消融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描述从物理变化到情感变化的多种现象。了解其多样的应用和深层的文化含义,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融】
(形声。从鬲,虫省声。鬲(lì),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本义:炊气上升)。
同本义。
【引证】
《晋书》-融融者皆趣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夹炭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