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2:22
“争闲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争执不休,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琐碎的事情上过于计较,忽略了更重要的事务。
在文学作品中,“争闲气”常用来讽刺那些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劝诫他人不要在小事上浪费精力。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可能会讨论如何避免“争闲气”的行为,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和谐。
“争闲气”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人对于处理事务的态度,即强调大局观和避免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世哲学。因此,“争闲气”被视为一种不成熟或不理智的行为。在社会交往中,避免“争闲气”有助于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失望,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的短视和缺乏远见。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更加理性,不要在小事上浪费时间和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同事之间因为办公室布局的小事而争闲气,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破坏了团队的氛围。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作为团队成员,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共同的目标,而不是在琐事上争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争闲气”:
在时光的长河里,
我们不应为沙粒争闲气,
而应携手共赴星辰大海。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在公园的长椅上为了一张报纸的阅读权而争执,周围的人都在享受阳光和阅读,只有他们陷入了无谓的争吵。这种场景让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ating the small stuff”,意思是在小事上过于烦恼。不同文化中的人们都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但处理方式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争闲气”的深入学,我更加明白了在处理问题时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要有远见,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物。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闲】
(会意。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闲,阑也。 、 《易·家》。注;“阑也。”-人闲有家。 、 《易·大畜》。注:“阂也。”-日闲舆卫。 、 《周礼·虎贲氏》。郑玄注:“闲,梐枑。”贾公彦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舍则守王闲。
3.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