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1:54
“木拐”字面意思是指用木头制成的拐杖。它是一种辅助行走的工具,通常用于老年人、残疾人或受伤者,以帮助他们支撑身体和平衡。
在文学中,“木拐”可能象征着衰老、脆弱或依赖。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行动不便或需要帮助。在专业领域,如医疗或康复,木拐是常见的辅助器具,用于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木拐”一词直接来源于“木”(木材)和“拐”(拐杖)的组合。在古代,拐杖多用木头制成,因此得名。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现代拐杖可能使用金属、塑料等材料,但“木拐”一词仍保留其传统含义。
在**文化中,拐杖常被视为老年人的象征,有时也与智慧和尊严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木拐是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一部分,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支持。
“木拐”可能让人联想到老年人的形象,引发对衰老和生命的思考。它也可能唤起对需要帮助者的同情和关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邻居老奶奶使用木拐,她的坚韧和乐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木拐”:
岁月如木拐,支撑着蹒跚的步伐,
每一道刻痕,都是时光的见证。
想象一位老人拄着木拐,缓慢而坚定地走在石板路上,木拐与地面接触的声音,沉稳而有节奏。
在不同文化中,拐杖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拐杖有时与绅士风度联系在一起。
“木拐”是一个简单而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也承载着文化和社会的象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拐】
(形声。从手。本义:拐杖) 同本义 同: 枴
【引证】
《红楼梦》-沉香拐拄一根。
【组词】
拐子头、 拐儿、 拐柱、 拐子马
诱骗。把妇女或儿童骗带走。
【引证】
《红楼梦》-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的。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又拐了三百多去。
【组词】
拐孩子;拐占、 拐米倒做了仓官、 拐良为娼、 拐儿、 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