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0:42
词汇“均守”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字面意思来分析。
“均守”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均守”可以理解为平等或均匀地保持或遵守某种规则、原则或状态。
由于“均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或个人行为准则。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管理学,它可能指代公平地遵守规则或制度。
由于“均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可能较少。它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的语境或表达特定的概念。
在强调公平正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均守”可能被用来强调每个人都应平等遵守规则,无论其社会地位或背景如何。
“均守”可能让人联想到公平、正义和秩序,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它强调了平等和一致性,这在社会和组织中通常被视为积极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强调公平对待每个人或每个成员的场合使用“均守”这一概念,例如在团队合作或社会活动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均守”来表达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在晨曦的光辉中,我们均守着
那份不变的承诺,
在时间的河流里,
共同编织着公平的篇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平衡的天平,象征着“均守”的公平原则。在音乐中,可以选择和谐的旋律,表达“均守”所带来的平和与秩序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均守”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相应的词汇来实现,例如在英语中可能是“equally adhere”或“uniformly maintain”。
“均守”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强调了平等和一致性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供了一种强调公平和秩序的方式,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组织环境。
1.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