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7:15
词汇“[指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指取”可以理解为“用手指拿取”或“指示并取走”。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进行。
“指取”的字面意思是用手指或通过指示的方式拿取某物。
在文学作品中,“指取”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优雅或精确的动作,例如在描述一位艺术家或工匠精细地选择工具或材料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情境下,如教学或演示中。
由于“指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指”和“取”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指取”可能与精细工艺或高雅行为相关联,例如在描述传统手工艺或艺术表演时。
“指取”可能给人一种精确和细致的印象,可能与专业技能或艺术修养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指取”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情境下,如在教学或演示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指取”来描述一种优雅的动作,例如: “她指取了一朵花,轻轻地放在书页间,香气与文字交织,编织成最美的诗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优雅地用手指选择物品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旋律,与精细的动作相匹配。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动作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描述,例如英语中的“pick up”或“select”。
“指取”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种精确和优雅的动作。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描述特定的动作或行为。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