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6:08
建醮(jiàn jiào)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道教仪式中,指的是举行法事、祭祀或庆典活动。字面意思为“建立法事”,其中“建”指建立、举办,“醮”指道教的祭祀仪式。
在文学作品中,“建醮”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或现代的活动,增添文化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道教文化或历史的讨论中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学、历史学或民俗学中,“建醮”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法事、祭祀、庆典 反义词:无(因其特定于道教仪式,无直接反义词)
“建醮”一词源自古代道教仪式,随着道教的发展而逐渐成为特定术语。在古代文献中,如《道藏》等,可以找到关于建醮的详细记载。
在传统文化中,建醮是社区团结和信仰的体现。它不仅是一种**活动,也是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
提到“建醮”,可能会联想到神秘的道教仪式、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社区的和谐氛围。这种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庄重和神圣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曾在某个节日或特殊场合参与过建醮活动,体验到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社区的温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建醮声,古韵悠长,祈福人间,心随道韵流转。”
想象一幅画面:夜晚,烛光摇曳,道士们身着法衣,手持法器,吟诵经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仪式可能被称为“弥撒”(教)、“法会”(**)等,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仪式和意义。
“建醮”作为一个特定于道教文化的词汇,不仅承载着*意义,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1.
【建】
(会意。从廴(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朝律也。 、 《广雅》-建,立也。
【组词】
建法、 建中、 建极
2.
【醮】
古冠、婚礼所行的一种简单仪式。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
【引证】
《说文》。按,酌而无酬酢曰醮。-醮,冠娶礼祭。 、 《仪礼·士冠礼》-若不醴则醮用酒。 、 《礼记·昏义》-父亲醮子而命之迎。
【组词】
醮辞、 醮醴、 醮酒、 醮影
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
【引证】
《广雅》-醮,祭也。 、 宋玉《高唐赋》-醮诸神。 、 《汉书·郊祀志》-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 、 清·张廷玉《明史》-专意斋醮。
【组词】
醮坛、 醮谢、 醮器、 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