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7:42
“三族”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三个不同的族群或家族。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具体的三个民族、三个家族或者三个不同的社会群体。
“三族”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中文,字面意思即为三个族群。在古代文献中,如《史记》等,已有使用“三族”来指代特定的三个家族或族群的记录。
在**历史上,“三族”有时特指某些历史时期的三个主要家族或族群,如春秋时期的鲁、齐、晋三国。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更多用于描述多族群共存的社会现象。
“三族”这个词汇给人以团结、多元和复杂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不同族群间的合作与冲突,以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共处。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与“三族”相关的家族聚会或文化交流活动,这些经历加深了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感受。
在创作中,可以将“三族”融入到一个故事背景中,描述三个不同族群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以此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元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三个不同族群的人们在一起庆祝的场景,音乐上可以联想多元文化的音乐融合。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three tribes”或“three clans”来对应“三族”,但其使用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三族”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内涵,它不仅描述了具体的族群或家族,还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文化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中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